亲 你好 会计舞弊是指行为人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和有目的地故意违背真实性原则,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规章规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
一般具有这几个方面的特征:行为的欺诈性,区别于会计错误;
行为的违法、违规性,区别于盈余管理;
行为的隐蔽性,行为人以种种伎俩掩盖其舞弊行为,使局外人难以发现;
行为的危害性,行为人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通过各种手段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最终给他人、企业乃至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
会计舞弊的危害性 1、影响国家宏观经济决策 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有助于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
国家财政部门根据企业报送的会计报表,监督检查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
税务部门通过阅读企业的会计资料,了解税收的执行情况等。
而会计舞弊会导致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使统计上报给政府的相关信息失去了真实性,它将导致政府宏观调控失误,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
如果依据虚假的会计信息制订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就会起到误导作用,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
2、损害有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在市场经济环境里,企业的资金主要来自股东和债权人,无论是现在或潜在的投资人和贷款人,为了做出合理的投资和信贷决策,必须拥有一定的信息,了解已投资或计划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如果企业向公开市场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是不真实的,投资者就会感觉上当受骗了。
而如果资本市场上的投资人感觉到公司在利用这些虚假的会计信息向他骗钱,他就不会向上市公司投资;
同样地,如果银行知道公司提供的报表是假的,他们就不会再融资给企业。
因此,会计舞弊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是直接与市场经济规则严重背离的行为。
它不但会严重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危害了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使社会公众对会计诚信基础产生怀疑,也会从根本上动摇了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危害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
3、损害社会风气和职业道德规范 通过会计舞弊,有关当事人可以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盗窃、骗取或者采用其他方法非法占有公有款项和公有物品,也可以比较方便地将单位账簿中已作记录的财产或应作记录但未作记录的财产转作账外处理,以及将本单位财产以捐赠、低价转让、无偿租用等方式转出以获得个人利益。
从而导致一些单位和个人谋求不正当利益,将会计职业道德置之脑后,滋生腐败导致堕落,败坏社会风气。
财务舞弊的危害,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会儿哦~亲 你好 会计舞弊是指行为人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和有目的地故意违背真实性原则,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规章规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
一般具有这几个方面的特征:行为的欺诈性,区别于会计错误;
行为的违法、违规性,区别于盈余管理;
行为的隐蔽性,行为人以种种伎俩掩盖其舞弊行为,使局外人难以发现;
行为的危害性,行为人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通过各种手段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最终给他人、企业乃至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
会计舞弊的危害性 1、影响国家宏观经济决策 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有助于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
国家财政部门根据企业报送的会计报表,监督检查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
税务部门通过阅读企业的会计资料,了解税收的执行情况等。
而会计舞弊会导致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使统计上报给政府的相关信息失去了真实性,它将导致政府宏观调控失误,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
如果依据虚假的会计信息制订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就会起到误导作用,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
2、损害有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在市场经济环境里,企业的资金主要来自股东和债权人,无论是现在或潜在的投资人和贷款人,为了做出合理的投资和信贷决策,必须拥有一定的信息,了解已投资或计划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如果企业向公开市场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是不真实的,投资者就会感觉上当受骗了。
而如果资本市场上的投资人感觉到公司在利用这些虚假的会计信息向他骗钱,他就不会向上市公司投资;
同样地,如果银行知道公司提供的报表是假的,他们就不会再融资给企业。
因此,会计舞弊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是直接与市场经济规则严重背离的行为。
它不但会严重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危害了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使社会公众对会计诚信基础产生怀疑,也会从根本上动摇了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危害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
3、损害社会风气和职业道德规范 通过会计舞弊,有关当事人可以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盗窃、骗取或者采用其他方法非法占有公有款项和公有物品,也可以比较方便地将单位账簿中已作记录的财产或应作记录但未作记录的财产转作账外处理,以及将本单位财产以捐赠、低价转让、无偿租用等方式转出以获得个人利益。
从而导致一些单位和个人谋求不正当利益,将会计职业道德置之脑后,滋生腐败导致堕落,败坏社会风气。
被立案调查一年多,*ST科迪(002770.SZ)终获处罚。
2021年9月9日晚,*ST科迪披露,收到中国证监会河南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
该公司表示,截至公告披露日生产经营正常,公司初步判断本次收到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涉及的违规行为未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情形。
河南证监局责令*ST科迪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
并对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清海给予警告,并处以90万元罚款,其中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罚款30万元,作为实际控制人罚款60万元。
同时,因张清海的违法行为恶劣,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被证监会釆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自宣布决定之日起,在禁入期间内,除不得继续在原机构从事证券业务或担任原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外,也不得在其他任何机构中从事证券业务或者担任其他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
此外,河南证监局对时任*ST科迪财务总监的胡文猛给予警告,并处以20万元罚款;
对另一时任财务总监刘新强、现任董秘张永立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10万元罚款;
对时任董秘崔少松给予警告,并处以5万元罚款;
对现任总经理张枫华、时任副总经理李盛玺及王守礼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3万元罚款。
9月10日早盘,*ST科迪低位开盘,股价一度跌3%至1.94元/
股。
虚增收入8.43亿,违规关联交易额超134亿元2020年8月16日,因涉嫌违法违规,该公司遭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如今,2021 年9月9日最新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ST科迪涉嫌财务造假、未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等违法事实。
具体来看,*ST科迪《2016年年度报告》《2017年年度报告》《2018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其中,*ST科迪《2016年年度报告》虚增收入33619.77万元,虚增利润总额11843.35万元;
《2017年年度报告》虚增收入21010.96万元,虚增利润总额6864.13万元;
《2018年年度报告》虚增收入29713.74万元,虚增利润总额11275.39万元。
至此,2016年至2018年,该公司三年累计虚增收入8.43亿元,虚增利润总额合计约3亿元。
这期间,*ST科迪未按规定履行2016年至2019年有关临时信息披露义务,《2016年年度报告》《2017年年度报告》《2018年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
近三年财务舞弊的典型案例被立案调查一年多,*ST科迪(002770.SZ)终获处罚。
2021年9月9日晚,*ST科迪披露,收到中国证监会河南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
该公司表示,截至公告披露日生产经营正常,公司初步判断本次收到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涉及的违规行为未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情形。
河南证监局责令*ST科迪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
并对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清海给予警告,并处以90万元罚款,其中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罚款30万元,作为实际控制人罚款60万元。
同时,因张清海的违法行为恶劣,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被证监会釆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自宣布决定之日起,在禁入期间内,除不得继续在原机构从事证券业务或担任原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外,也不得在其他任何机构中从事证券业务或者担任其他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
此外,河南证监局对时任*ST科迪财务总监的胡文猛给予警告,并处以20万元罚款;
对另一时任财务总监刘新强、现任董秘张永立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10万元罚款;
对时任董秘崔少松给予警告,并处以5万元罚款;
对现任总经理张枫华、时任副总经理李盛玺及王守礼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3万元罚款。
9月10日早盘,*ST科迪低位开盘,股价一度跌3%至1.94元/
股。
虚增收入8.43亿,违规关联交易额超134亿元2020年8月16日,因涉嫌违法违规,该公司遭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如今,2021 年9月9日最新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ST科迪涉嫌财务造假、未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等违法事实。
具体来看,*ST科迪《2016年年度报告》《2017年年度报告》《2018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其中,*ST科迪《2016年年度报告》虚增收入33619.77万元,虚增利润总额11843.35万元;
《2017年年度报告》虚增收入21010.96万元,虚增利润总额6864.13万元;
《2018年年度报告》虚增收入29713.74万元,虚增利润总额11275.39万元。
至此,2016年至2018年,该公司三年累计虚增收入8.43亿元,虚增利润总额合计约3亿元。
这期间,*ST科迪未按规定履行2016年至2019年有关临时信息披露义务,《2016年年度报告》《2017年年度报告》《2018年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